虛擬 IP?…nah

這個錯誤用語最早可以追朔到2000年前後
Linux 開始風行,同時台灣的寬頻網路方興未艾

但因 public IP 有限,每個用戶若要讓家裡區域網路中的電腦同時上網
則必須自行架設 Linux 主機或倚賴 IP 分享器,達成 NAT 機制

介紹相關資訊的書籍也因應而生,但品質卻參差不齊
於是出現將 “private IP” 翻譯為 “虛擬 IP” 的錯誤翻譯
而且如此錯譯還是出自於某位多產專欄作者之筆

先不提翻譯務求 “信、達、雅”的目標
文學性的將錯就錯或許可讓人接受 (拗韻、不守格律等)
但科技性的就難以苟同了…

private IP 既不是匪區黑心貨,也不是韓狗貨
別再說它是虛擬的阿 X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