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其實源自於我大一時通識課程”音樂欣賞”的期末報告
因為當時剛創鋼琴社, 課餘常常跟老師有許多互動, 相談甚歡
這篇報告就算是學期末給老師的良性回應吧 🙂
去蕪存菁後就產生了這篇文章
完整檔案可以由這兒下載
*前言
《郭德堡變奏曲》這部作品,一七四一年在紐倫堡出版,原標題為「鍵盤樂器練習曲」。
這部作品是由德意志城邦的駐俄大使–德勒斯登‧凱薩林 伯爵委託巴哈創作,希望有一些鍵盤音樂度過孤枕難眠的思鄉夜晚;並且由他的專屬琴師同時也是巴哈學生的郭德堡為他演奏。
據了解,後來伯爵為了答謝巴哈,送他一支裝滿一百枚金幣的精緻金杯。至今,科學家們仍認為《郭德堡變奏曲》是最具安定神經效果的催眠音樂。
*本文
巴哈是德奧音樂系統的第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他作品中的靈性與感性完美交織,帶給人們無窮的快樂。而郭德堡變奏曲是他在晚年在萊比錫擔任合唱長時的作品。
一九五五年,23歲的顧爾德首度在紐約登台,演出巴哈《郭德堡變奏曲》造成相當大的轟動;同年六月,顧爾德首度錄下著名的郭德堡變奏曲。此張專輯銷售量竄升,成為Best Seller,古典音樂界很少第一張唱片就如此暢銷的。
他在1955年和1981年對郭德堡變奏曲的兩次演奏,談到1955年那次是這樣說的:
我必須經過二十次的錄音,才能成功的將詠嘆調安置入足夠中立的思想序列,以使他不至於損害作品進展的深度。
實際上前二十次是為了去掉我在讀譜中發現的所有多餘的表現,這是最難的。
在我郭德堡變奏曲唱片上出現的主旋律,是第二十一次錄製。
對於1981年:
我們從第三和第七變奏開始,把開頭的詠嘆放到很遠的地方。
《郭德堡變奏曲》在本CD中不到四十分鐘,但花上七、八十分鐘彈奏此曲的鋼琴家卻大有人在,但沒人質疑到底該用多少時間才算正確。我想大概是因為原創作目的為催眠曲的先天桎梏,兩相對照隱約顯出「戲劇」與「圖像」的趣味。
這首曲子的架構是由1+30+1總共三十二個段落構成:首尾兩段是Aria(詠嘆調,或稱歌調),中間夾著三十段、兩種主題的變奏。
開頭的詠嘆調,雖然演奏時間不到兩分鐘(筆者演奏為一分三十二秒,CD上為一分五十三秒),但卻是《郭德堡變奏曲》全曲的精華所在:用數字低音把三十二段的精華全部囊括其中,可以說是這首曲子的總綱。
在這部作品中,主題直接引入變奏中,變奏包括一段法國風序曲、一段賦格與九段卡農等,每段都由不同程度的二聲部相反進行;巴哈在最後一段變奏採用「包心菜與蕪菁」、「我與你分離已久」兩首當時的流行歌曲(其實對我們來說還是很古典),整部作品展現出巴哈非凡的作曲技巧,祥和與激昂、熱情與冷靜交互出現。
我最喜歡的段落是第一段、第四段、第十段和第三十段(在此處,首尾兩段不納入計算):
第一段給我的印象是開朗,前三小節用對位法,配合清楚明瞭的數字低音,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氣氛。
第四段左手採下行的根音,有層次的帶出美感十足的意像,配合右手唱出和諧的曲調。
第十段是賦格曲式,全曲少不了珠圓玉潤的裝飾音(顫音、漣音等),但不會覺得賣弄或是花俏;在這四十幾秒當中,有時讓我童心頓生,產生一股調皮的共鳴,結尾時感覺溫馨富麗、餘韻無窮。
第三十段從溫和的觸鍵隱約感到心中仍有無限的熱情澎湃,但在中後段卻釋放出平穩、安詳的氣息,彷彿暗示著「該睡了」。一共有四個聲部輪番上陣,交織出一場綿綿密密的美夢(不過筆者彈奏的結果感覺比平均律裡有些五聲部的曲子還難)。
*結論
巴哈的音樂象徵複音音樂的結束與新時代的開始,啟蒙時代認為音樂是用來歌頌上帝的觀念也隨之終結。
巴哈晚年對數字有奇怪的偏執,尤其是「十四」跟「四十一」這兩組。因為「Bach」這四個字母在字母表序列排名「二、一、三、八」,加起來是「十四」,而「J. S. Bach」加起來是「四十一」。「一十四」與「四十一」這對照鏡子一般的數字兄弟,便是對位法的「鏡像」基本通則,巴哈真是得意「命理八字」天生安排他寫賦格。
而在《郭德堡變奏曲》,「三十二」這個數字是二的五次方,我們不妨認為原來的作曲動機是前後各十六段—而又可以再細分成1+15+15+1的更精細結構。
當音樂之父碰上鋼琴怪傑,激發出如此耀眼的火花,我想這應該是同為北方人彼此的共鳴吧!(巴哈為德國人、顧爾德祖籍蘇格蘭,生長於加拿大)
後期也發展出了期待突圍開創一個「只在乎我的音樂卻不在乎我這個人」的世界。最後,他決心退出舞台,往「北方」去!「北方」不僅是地理方位,而且標誌著某種精神極限。他喜歡北方冰雪世界的純淨和宏偉,而人煙罕至的孤獨感,更增加了某種內在緊張與神聖詩意。
1964年,這位曾經突破鐵幕代表北美到俄國表演的鋼琴家,宣佈退出舞台,在象徵意義上,是他走向北方的一個宣示。而這個無形的「北方」,就是空曠的錄音室。
1981年,即將年過半百的顧爾德突然打破「從不重錄」的慣例,主動要求重錄1955年所灌製的第一張暢銷唱片《郭德堡變奏曲》,1982年新版的《郭德堡變奏曲》問世,那一年秋天,顧爾德也因中風過世。(其實顧爾德的郭德堡有三個錄音版本,除了1955年及1981年進錄音間錄製外,還有在俄國演出的時況錄音)。
種種的巧合,使得《郭德堡變奏曲》成為這位終身孤獨卻時時追求超越的古怪音樂家的靈魂代表。
夜深人靜的此刻,一邊寫稿一邊聆聽二個不同版本的演奏,在快慢疾徐的琴聲變化中,我彷彿看到了青年顧爾德躊躇滿志,宛如狂風暴雨般英華洋溢的天才本色;也似乎見到了幾度深邃內省,全身散發出某種無以名之的智慧魅力的暮年顧爾德。狂放與孤傲,智慧與昇華,琴聲幾度峰迴路轉,夙起夙落的一個人生就這樣來來去去……。顧爾德不曾遺憾過吧!?
第一張照片:1955年版封面
第二張照片:與多倫多管絃樂團團練
第三張照片:打破鐵幕, 在俄國薩爾茲堡演出
*相關資料
Glenn Gould Archive in National Library of Canada
Glenn Fould Official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