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琴人–The Pianist

近兩個半小時的片長當中,
導演試圖以冷硬的筆調刻劃出反戰的情緒,
雖不強烈、但足以撼動人心
重揭傷疤並不能使其痊癒,只會更痛!!

主角與蕭邦同樣是波蘭人
或許是同鄉的共鳴吧?
使得這種”鄉關何處”的惆悵更加強烈

而這是我第一次不知該如何把這邊文章歸類:
Artistic(藝術)?Feeling(心情)?Fantasy(異想)?

全劇由蕭邦曲目貫穿
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波蘭
希特勒統治之下的納粹德國,奉行種族純化法(Racial Purity Laws)
而主角是處於孤助無援的華沙特區猶太人

用比較現代的話來形容主角,就是”生活白痴”
在某些領域有獨特的專才,但在一切生活瑣事上卻一無是處。
只能說是運氣好吧,在這樣的環境存存活下來對主角無疑是個奇蹟,每一階段總是有貴人相助。

片中某人對主角說:

You are too musical!!

這對於一個音樂人,無疑是最大的讚賞
但在這樣的時空環境,卻儼然變成一種諷刺!!

同是猶太人,但任職特區警務的伊茲查克
雖為同胞們不齒,但還是把主角從集中營的行伍中硬是拖了出來,算是盡一分心力吧,
希望主角能把大家的份一起活下去。

夜半在琴房中與德國軍官相遇的場景,讓大家都為主角捏了一把冷汗…

其中主角演奏的是
蕭邦受到波蘭愛國詩人吉米惟茲的作品啟示而作的四首敘事曲(Ballade)中的第一首(No. 1 Op. 23 in G Minor),
該首樂曲乃是敘述立陶宛王子遭受敵人處決的故事,
軍官是內行人(軍官即是為了彈鋼琴,才會獨自在夜裡跑到主角藏身的廢棄建築內),
當下聽出主角意欲表達的弦外之音,頗感惺惺相惜,這才起了救他的念頭。

兩個分屬不同世界、立場敵對的人,經由蕭邦的音符而起了共鳴;
軍官的眼神、表情,都清楚的表現出他深受感動,也充分說明了他幫助主角的動機。

那這部電影到底有沒有”情”?
狹義的說,我認為沒有,頂多是舊情人見面卻琵琶別抱的悵惘
此外,就是一種衷心期待萬里廣廈、懷抱家國的世情

羅素曾說過

War doesn’t determine who’s right, but who’s left.

現實是殘酷的,戰爭並不決定誰是對的,只決定誰能存活。(right/left皆為雙關語)

時過境遷,離開藏匿處的主角,裹著德國軍服出現在自己波蘭同胞的面前想要尋求協助,換來的卻是一陣槍林彈雨的追擊。
正顯示了戰爭扭曲了一切價值觀,人們的理智也被國仇家恨矇蔽。以及種種荒繆主義、手段的魑魅魍魎。

在〈戰地琴人–The Pianist〉中有 1 則留言

  1. 難得碰到這麼難寫的影評,
    該說他是史詩般(epic-like)的? 還是悲劇?
    趁著期中考週的空閒把它寫出來

    在德國區藏匿處的其中一幕看到舊情人練琴
    所演奏的就是”第一首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不禁讓我會心一笑,還真的是Bach everywhere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